大紅門服裝批發市場疏解外遷一年有余
[導讀] 上午10點左右,走進服裝城,不見印象中服裝市場人擠人、貨壓貨的場面,一個個攤位都是獨立房間,面積均在20平方米以上。隨著商戶逐步遷出,“今后,大紅門將由服裝紡織品批發集散地向以服裝時尚文化為主導的功能區轉變。
千余商戶轉戰白溝
從南四環出發,一路高速,一個多小時便到了白溝。行至城區,只見大小商城林立。當地負責人介紹說,白溝市場總經營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是大紅門的兩倍多。
說話間,已望見不遠處樓頂上豎著的“白溝大紅門國際服裝城”的巨幅招牌。去年5月8日,大紅門與河北白溝簽約,對接商戶遷移。此前,白溝已整合了10家市場騰出空間。這處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擁有3000多個攤位的大樓,成了大紅門商戶在白溝的新家,至今已陸續有千余商戶入駐。為了延續品牌,增強歸屬感,新大樓的招牌特意留下了“大紅門”三個字。
上午10點左右,走進服裝城,不見印象中服裝市場人擠人、貨壓貨的場面,一個個攤位都是獨立房間,面積均在20平方米以上。老板、客戶三五成群,有的說說笑笑,有的拿著計算器邊聊邊算。
趙友勇正在為四五個來批發的客戶配貨。他是去年第一批遷來的,攤位就在服裝城一層正中廳,一共6個,最大的43平方米。
問起經營情況,趙友勇說,今年已經開始盈利。雖然營業額跟在北京時比減了一半,但成本降了九成,算下來還是嘗到甜頭了。
成本怎么降這么多?趙友勇告訴記者,在白溝,發一包貨到陜西漢中只需25元,租個倉庫存貨,每天每平方米只花3角錢;當地還推出5年免租的政策,并且免除了第一年的所有費用;此外,這兒的人力開支、生活成本等也便宜很多。
相鄰的店主王柏松也說,生意開始走上坡路。他是去年11月從大紅門遷過來的。來后店面大了三倍,而且白溝本就是箱包之城,商貿氛圍濃,貨走得挺快,手里有活錢,壓力小了不少。
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局負責人介紹說,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的大紅門服裝博覽中心已經在白溝新城開工建設,預計明年投入使用,在大紅門國際服裝城培育壯大的商戶,今后可以遷入硬件更好的博覽中心。
按照未來規劃,白溝將打造成面向東北亞的商貿基地、京津冀大賣場。此前,這里只是聞名全國的箱包基地,箱包占據市場份額的80%以上,小商品、服裝各占10%左右。“北京大紅門品牌的引入,將豐富白溝的商品品類,把服裝類的占比拉升到30%左右。”白溝新城經濟社會發展局負責人說。
首批商戶半數安家
生意有了起色的趙友勇,在白溝買了新房,位置就在服裝城旁。這是棟7層公寓,進樓有電梯,一梯兩戶,南北通透。
新居三室一廳,120平方米,總共才花了30萬元,每平方米不到3000元。倆孩子有自己的房間,老人接來也能住下。“找著家的感覺了。”趙友勇笑說。
房子客廳大,趙友勇剛好當作理貨臺。妻子正在打包剛生產出來的夏季女裝,準備給陜西、內蒙古、東北的客戶寄過去。
2009年,趙友勇就注冊了自己的女裝品牌——“哥哥格”。以前,衣服從河北生產出來,大批運到北京,再從北京分發到各省,有的甚至回了河北。現在,家、店、廠都在河北,省去了折騰。
這個夏天,趙友勇生產的女款T恤大受市場歡迎,如今白溝大大小小十幾個商場都有他的客戶。剛剛過去的兩個月,這款T恤每月都盈利四五萬元。
據當地政府部門統計,去年第一批來考察的百余商戶中,已有一半在白溝置下房產。
旁邊樓里的于立峰,是去年秋天在白溝買的房。轉過年來,他就把店鋪從大紅門搬了過來。在他樓下,正裝修的一家也是從大紅門搬來的商戶。戶主童德海老兩口在北京做了十多年的服裝生意。買下這處大三居,是要把一家人全接過來。兒子也要在這里結婚,以后在白溝創業。
眼下,白溝啟動了一系列居住配套設施建設。下個月,白溝城市廣場將建成,同時,白溝休閑公園將開工;9月,新建的許莊小學將具備招生條件,王場小學、冀英學校也將加快建設;投資2.1億元、規劃床位600張的京南醫院,會在今年投入使用。
年內再遷三千商戶
與趙友勇等人不同,還有一些大紅門的商戶仍在觀望。馮全就是其中之一。記者返回豐臺大紅門采訪時,他剛坐車從河北考察回來。
天津、廊坊、永清……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已去了津冀地區近十個縣市。他說,前年起,服裝批發業在大紅門就已經走下坡路了,自己心里清楚,遷移已是大勢所趨。遲遲未動,只是想等一個更好的機會。
抱有這一想法的,不只馮全一人。大紅門地區功能疏解辦公室副主任盧大文介紹說,此前,政府、相關企業對地區商戶進行了經營狀況摸底:有三分之一很賺錢,三分之一強賺小錢,還有近三分之一賠錢。調查顯示,第一部分商戶已開始向服裝、家裝的文化創意、高端設計等領域升級,后一部分商戶許多打算轉行,遷移重點是中間這部分商戶,總量9000余戶。政府部門正在加緊與這些商戶溝通,提供更多外遷地的信息及優惠政策,計劃年內再引導3000商戶落戶京外。
而整個大紅門地區共聚集有45家服裝服飾類市場,涉及2.5萬個攤位、5.7萬從業人員。除新建的兩家市場符合規劃外,其余或升級改造或拆除關停,這項龐大的工程要在2018年之前完成。
隨著商戶逐步遷出,“今后,大紅門將由服裝紡織品批發集散地向以服裝時尚文化為主導的功能區轉變。”盧大文說,根據目前的設想,疏解后,區域環境將大大改善,那些遺留的村莊也將加快城市化步伐。
三年后,三四環間,南中軸路與大紅門路圍成的“弓”形地域內,一條時尚文化交流產業帶將冉冉新生,連接起首都核心區與城南熱土。
越來越多的商戶,正走出地理意義上的大紅門,走向新的創業熱土;與此同時,北京也正“走出大紅門”,走出它所代表的那個時代的商業模式,走上一條新的轉型、升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