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服裝產業裂變進行時
時間:2016-11-23 來源:m.alazami.com.cn 作者:T恤衫定做
點擊:次
高庫存,縮門店,“關店潮”……一段時間以來,因為行業不景氣,傳統品牌服裝企業狀況不斷。頗受關注的中國時尚零售業領軍企業美特斯邦威持續虧損,3年間關閉1500余家門店……
陰霾環繞之下的服裝行業,也有亮色引人注意。10月底,來自杭州的中國設計師品牌江南布衣在香港上市,這是中國內地首家在港上市的設計師品牌。兩家服裝企業的生存狀態,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浙江服裝業的現狀,也恰是觀察服裝業的一個窗口。
高庫存低利潤
江南布衣上市引發市場諸多猜測。公開發布的招股說明書當中,該公司對募集資金的用途做出如下說明:將改善供應鏈及物流基礎設施,以優化產品補貨、發貨協調、存貨及質量控制。比如新建一個總建筑面積為9萬平方米的物流中心,預期年分揀及分發能力約為1280萬件產品,總資本開支約為3.19億元。
不難看出,這一計劃中的物流中心針對的是服裝企業的老大難問題:高庫存。對服裝企業而言,庫存始終是主要的痛點之一。今年第三季度,浙江報喜鳥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存貨余額為10.8億元,比起2015年年末仍多了近3000萬元。
公開報道顯示,國內時尚零售業領軍企業美特斯邦威困擾于高庫存已有數年之久。年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美邦服飾的存貨跌價損失達1.18億元,同比增加約68%,存貨周轉天數也從去年同期的149天上漲到2016年上半年的185.26天。
從2015年遭遇上市首次虧損后,美邦一直沒能走出虧損陰影。2016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美邦實現營業收入47.11億元,同比增長8.83%;凈利潤-1.5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12.73%
面對庫存積壓,服裝企業應對的措施并不多,關閉經營不善的門店較為常見。記者通過年報對比數據發現,僅在今年上半年,報喜鳥線下門店就減少了90多家。從美邦公告來看,門店數量已從2012年的5220家銳減到2015年的3700家。3年間門店消失了1500余家。
除了關閉店鋪,打折促銷也是多數服裝企業去庫存的傳統做法。記者走訪發現,美邦服飾每年都會舉行特賣會來銷售庫存,有的折扣低至三折,李寧部分產品在奧特萊斯工廠店的折扣率也低于五折。對于這種清理庫存的方式,行業分析師認為,花了大價錢請明星代言,但如果打折泛濫,品牌形象很可能會受到影響。
自2010年以來,由于需求持續不振,庫存積壓就一直成為服裝行業的死結。對服裝企業而言,產品積壓不僅占用了公司的運營資金,也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獲利成本,拉長產品的周轉周期,從而降低公司的整體利潤。
受庫存之累,國內服裝企業整體盈利情況欠佳。記者梳理了紅豆、雅戈爾、森馬、美爾雅、七匹狼等多家服裝行業上市企業發布的2016年三季度財報發現,5家知名服裝企業,只有1家實現了營業收入與利潤的雙增長。
這其中,紅豆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0.46%;森馬服飾實現營業收入71.24億元,同比增長15.47%;美爾雅實現營業收入3.02億元,同比下降11.14%;七匹狼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9%,凈利潤同比減少7.16%。
“當下服裝的整體趨勢進入下行區間,全世界都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最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互聯網怎么加
沒有人會懷疑,服裝企業的轉型一定跟互聯網有關。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超過九成以上的上市服企都提出了“互聯網轉型”計劃。但是,就目前而言,服裝企業的互聯網轉型鮮有成功案例。
2015年,浙江提出打造“七大萬億級產業”,時尚產業即為其中之一。如何讓服裝制造業煥發活力?正如《浙江省時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服裝產業將深入實施“電商換市”,鼓勵企業加快開展電子商務,積極探索嘗試離線商務等各種新興電子商務模式。
檢視美特斯邦威近年的發展之路,這家行業領軍企業進行過許多回“互聯網+”的嘗試。2011年從上市公司剝離直營網站邦購網,體外培育了兩年多時間后,邦購網又重新被上市公司收回,同時啟動O2O模式,全面升級舊店鋪為O2O體驗店。
一年多摸索之后,美邦再次調整定位,開始瞄準服裝行業的細分領域、穿搭市場,并且自建了穿搭APP“有范”,將集團線下4000家門店帶來的數億人次的客流和1000萬的會員轉化為平臺用戶,并通過向入駐品牌抽點、與賣家通過多種合作方式分成來盈利。
多年的探索,目前尚無明顯突破。就近年來的持續虧損,美邦創始人周成建最近一次在公開場合曾反省道:“我曾經走了一些錯路,把互聯網當成使命,花了很多錢去買流量,但那些流量是留不住的,錢白燒了。如果把互聯網作為工具,還是極其有價值的。”
一千個企業或許就有一千種“互聯網+”的探索。江南布衣去年剛剛開通微信服務號,一年多時間已積累了70多萬粉絲,平均每月吸引4萬新用戶,女裝JNBY在微信平臺粉絲數量甚至在國內女裝中排行第一。
江南布衣對于互聯網的運用,除了通過自媒體運營加強消費者黏性、提供線上體驗和購物的平臺,還在于提升“供應鏈、存貨、物流”的效率,以全渠道24小時的模式提高交易量。“線上、線下的會員一起來把訂單變成一個訂單平臺,全國的平臺庫存進行共享。”江南布衣一位負責人說。
伴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發展成熟,私人定制發展勢頭漸起,在浙江已有雅戈爾、報喜鳥等不少企業正在試水。定制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基本沒庫存。個性化模式的流程是,消費者先來門店或者在網店下單,訂單數據傳至工廠,工廠組織快速個性化生產,再通過物流遞送給消費者。
“來自于線上線下各個渠道的顧客購買,都會通過數據處理,統一生成生產任務,分配到生產環節。而后通過柔性化生產,完成之后,產品被分配到作為城市服務中心的門店,最后向顧客交貨。”李如成說。
還有的企業借助互聯網甚至實現了角色轉換。曾以代工為主業的漢帛集團就通過技術創新和互聯網整合,從服裝制造企業轉型為一站式服務平臺。漢帛集團總裁高敏介紹,漢帛以前只是服裝產業鏈上的一個小角色,現在則整合了設計、制造、銷售等全部環節。“只要需求提出來,我們就能造出來。”
現在的漢帛更像服裝業的“滴滴”,用高敏的話說就是,通過在平臺上引入跨界合作伙伴,打造“共享”經營模式,實現了對市場的快速反應,化被動為主動。
降成本空間大
對于浙江眾多以出口為主的紡織服裝企業而言,各項制造成本上升是另外一頂沉重的帽子。
在諸暨市楓橋鎮,一家做外貿代工的服裝企業曾經測算過一款毛料西服的成本。在英國市場,該企業生產的一件毛料西服折合人民幣約1000余元。但西服的代工出口價格只有470元,毛料主料要花300元,紐扣等輔料、包裝、物流等花銷60元,增值稅及附加為25.85元,勞動力成本60元……利潤幾乎為零。
從這件西服的成本費用構成來看,占比最高的是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而占比上升較快的也是勞動力成本。
勞動力成本高企的現實下,把工廠遷出去也就順理成章了。不久前,雅戈爾對外宣布將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億元,加強對服裝領域新材料、新面料等的創新。董事長李如成說:“我們在擴大投資,但我們在縮減工廠,大部分的工廠轉到了西北部或海外,而更強大的‘工廠聯盟’正在培育中。”
比勞動力價格上漲更讓人頭疼的是找不到工人。杭州城北的興業街一帶服裝廠林立,是著名的服裝加工一條街。早在2000年前后,由于地價便宜、勞動力資源豐富,現在興業街幾家大的服裝加工廠也都是從當時的小作坊開始萌發茁壯的。秋水伊人、衣香麗影等一些杭派女裝品牌也曾從這條街上出發走向全國,興業街也成了杭州服裝加工一條街。
往年這里擠滿了找活干的人,附近的企業要招人,招聘啟事一掛出去就有人上門,還可以挑選。最近兩年情況大變樣,每年春節后企業最頭疼的就是招工問題。當地一家服裝廠從事服裝廠招工十余年的趙大姐說,“現在回老家工資和城里一樣,生活成本卻比城里低。”
紡織服裝業屬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嘗試通過機器換人尋求技術紅利是現實的選擇。寧波諾布爾制衣有限公司則因為引進了120臺電腦織機,工人數量從前幾年的800人減為現在的幾十人。
該企業負責人曾做過測算:每臺織機一天12小時可織10件至15件毛衫,一個工人可以管理4臺這樣的機器,120臺機器抵得過700個工人,而且機器可以24小時工作。按現在工人工資算,使用織機一年可省下2000萬元。
更為重要的是,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在行業的應用和延伸,大大提升了整個生產效能,服裝智造不再是霧里看花,而是引領行業轉型的洪荒之力。10月底召開的第20屆寧波國際服裝節上,寧波旦可韻服飾有限公司聯合星機器人研發的“云定制”平臺亮相,該系統能實現從下單到整件服裝制作全部通過計算機管理來實現。“生產周期可以從原本的15至20天減少到1天,生產效率提升20%,人員減少30%,還能降低產品不良率20%。”
本頁關鍵詞:浙江服裝產業裂變進行時